马叙伦说掌故:<<石屋余沈>><<石屋续沈>>

点阅:3

其他题名:<<石屋余沈>><<石屋续沈>> 石屋余沈石屋续沈 <<石屋余沈>>、<<石屋续沈>>

作者:马叙伦原著;蔡登山主编

出版年:2021

出版社:新锐文创出版 秀威资讯科技发行

出版地:台北市

集丛名:血历史:197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頁數:256

字數:110914

ISBN:9789865540449

EISBN:9789865540586 EPUB

分类:历史  

附注:版权页副题名: <<石屋余沈>>、<<石屋续沈>>

《马叙伦说掌故》分为《石屋余沈》、《石屋续沈》。

《石屋余沈》全书共133则,记述了清末以来的掌故逸闻,是作者整理自己各时期艺文掌故笔记而成的著作,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书中还记述民国时期著名人物及其遗事,如李经羲、章太炎、王静安、李叔同等,大多得之于作者亲历或亲闻;另有评述名人字画的文章,对古代书画及当时名家之品评极为精到。

《石屋续沈》收清末民初以来轶闻掌故94则。其中〈清代试士琐记〉、〈周赤忱谈辛亥浙江光复〉、〈八股文程式〉、〈张勋复辟〉、〈潘复杀邵飘萍林白水〉等记录故实。并收录张之洞、张宗昌、汤尔和、孙传芳、陶成章、夏震武、蔡元培、陈介石、夏丏尊、熊希龄等数十人的逸事。

【作者简介】
马叙伦
马叙伦(1884年-1970年)
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曾任北大教授,在北大与马裕藻、马衡昆仲,合称「三马」。
马叙伦投入爱国民主运动,他在上海组织「国学保存会」、发行《国粹学报》、参与柳亚子发起的「南社」,并与众志士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后当选第一任主席。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到上海,改名换姓,专心著述。
除了在政治领域,作者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学、语言学、诗词等方面均有研究。
其著作有:《老子覈诂》、《老子校诂》、《列子伪书考》、《庄子义证》、《读书小记》、《读左氏春秋记》、《读两汉书记》、《六书解例》、《说文解字研究法》、《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中国文字之源流与研究之新倾向》、《石鼓文疏记》、《马叙伦学术论文集》、《我在六十岁以前》、《石屋余沈》、《石屋续沈》等。

【主编简介】
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制作及编剧《作家身影》纪录片,完成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从文、巴金、曹禺、萧乾、张爱玲诸人之传记影像,开探索作家心灵风气之先。
著有:《人间四月天》、《传奇未完──张爱玲》、《色戒爱玲》、《鲁迅爱过的人》、《何处寻你──胡适的恋人及友人》、《梅兰芳与孟小冬》、《民国的身影》、《读人阅史──从晚清到民国》、《叛国者与「亲日」文人》、《杨翠喜‧声色晚清》、《多少楼台烟雨中:近代史料拾遗》、《多少往事堪重数:百年历史余温(1890-1990)》等十数本著作。

  • 北大名教授马叙伦谈掌故/蔡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