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王金凌教授 99 學年(時年 61 歲)於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開設的「魏晉玄學專題」的上課錄音檔整理而成。為了方便讀者理解,王教授相關講義及論文若干篇也一併收錄。 本書由玄學釋名,漸次討論阮籍、嵇康、王弼、郭象、僧肇等玄學人物。相較於通行的玄 學論點,本書較不同的切入點在於,王教授喜由生命 欲望、社會組織等角度來省視傳統學術,並由宗法制度而分析名教自然等問題。因此,王教授特別指出在魏晉士人所面對的社會制度的結構性問題,而在此結構之下,玄學家崇本息末、去除華偽等言論,未必僅止於 形上思辨,而更是一種文化批判。任何時代皆有其強勢的主流文化,但同時也會顯其結構 缺陷。文化批判未必能解決此一困境;在一張一弛中,淡然寧定的實踐工夫更為有其必要。
章節
- 王金凌教授親筆手稿
- 序 韓玉彜
- 編輯弁言 許朝陽
- 第一講 「玄學」釋名及核心論題之形成
- 第二講 阮籍背景傳略及其〈通老論〉
- 第三講 阮籍〈達莊論〉之一
- 第四講 阮籍〈達莊論〉之二
- 第五講 阮籍〈樂論〉
- 第六講 嵇康生平傳略及〈聲無哀樂論〉之一
- 第七講 嵇康〈聲無哀樂論〉之二
- 第八講 嵇康〈明膽論〉與〈釋私論〉
- 第九講 名教與自然之衝突
- 第十講 王弼生平概略
- 第十一講 欲望、工具、組織
- 第十二講 王弼《老子指略》之一
- 第十三講 王弼《老子指略》之二
- 第十四講 王弼與《周易略例》
- 第十五講 郭象生平概略
- 第十六講 郭象之「堯讓天下於許由」辨正
- 第十七講 郭象之「自生」與「獨化」析疑
- 第十八講 僧肇生平概略
- 第十九講 僧肇〈物不遷論〉析論
- 第二十講 僧肇〈不真空論〉釋義
- 附錄一 評湯一介關於玄學產生原因之說
- 附錄二 自然與名教的深層結構
- 附錄三《老子指略》的論題
- 附錄四 郭象注《莊子.逍遙遊》術語系聯
- 附錄五 郭象注《莊子.逍遙遊》辨正
- 附錄六《莊子.逍遙遊》釋義
- 附錄七《莊子.齊物論》釋義
- 附錄八 結構與歷程︰論王弼的《周易略例》
同書類書籍
下一階段SR書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