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後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議會報紀錄

點閱:1

其他題名:Joint meeting minutes of Military Affairs Commission, 1945-1946

作者:陳佑慎[主編]

出版年:2020

出版社: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EPUB 流式

字數:77865

ISBN:9789869944854

分類:歷史  

雖然國民政府有在規劃抗戰以後的情形,但勝利還是來得太突然,多數的規劃並沒有真的走到可以實行的階段,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勝利後的復員、重建與軍事行動,總是落後一拍。

從軍隊來看,阿爾發(Alpha)師還在換裝,冰人與白塔(Beta)作戰計畫,預計到1945年12月,才能進攻廣州。於是,作為作戰中樞的軍事委員會,自1945年8月抗日戰爭結束之初,至1946年4月軍事委員會撤銷、國防部成立前夕,一共開了30次聯合業務會議/會報,要來處理軍事上大大小小的問題。

從這些會議/會報留下來的資料,看到國軍面臨最嚴重的問題,一個是後勤,特別是阿爾發師,換裝美械以後,似乎彈藥使用也比以前多,但是因為後勤跟不上,只能要求部隊自己多帶一點彈藥;一個是「偽軍」改編的問題,國軍中樞的想法是全數解散,認為他們對國家不忠,不能使用,不過,最後還是不得不用。

另外,國軍在抗戰勝利之後,戰力上的限制也不少。裝甲兵只有從印度回來的3個營,加上接收日軍的9個營,總共12個營,撒在廣大的戡亂戰場上,其實對戰局的影響很有限。而空軍在抗戰結束後,航空委員會雙手一攤,表示運輸機太少,沒有辦法支持軍事空運需求,陸空協同作戰,時間也尚未成熟。

從這本《抗戰勝利後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議會報紀錄》,發現抗戰結束後,各種軍事問題的紛雜,既要配合復員到南京,又要準備改制成國防部,但也是承載著當時國民黨人設想的未來軍事建設藍圖。

編者簡介
 
陳佑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現職國家軍事博物館籌備處史政員。主要著作為《國防部:籌建與早期運作(1946-1950)》、《持駁殼槍的傳教者:鄧演達與國民革命軍政工制度》、《國民革命與北伐戰爭》(合著)及學術論文多篇。

  • 封面
  • 導讀
  • 編輯凡例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議 第一次會議紀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議 第二次會議紀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議 第三次會議紀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議 第四次會議紀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議 第五次會議紀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議 第六次會議紀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議 第一次至第六次會議待辦事項檢討一覽表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議 第七次會議紀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八次會報紀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九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十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十一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十二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十三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十四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十五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十六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十七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十八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十九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二十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二十一次會報紀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二十二次會報紀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二十三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二十四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二十五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二十六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二十七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二十八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二十九次會報記錄
  • 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報 第三十次會報記錄
  • 版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