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晚期的法律史料與社會問題
點閱:121作者:譚家齊著
出版年:2020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大學叢書,香港浸會大學近代史研究中心專刊:1704004
格式:PDF,JPG
頁數:144
ISBN:9789864783588
分類:歷史  法律  SDG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針對既動盪又繁榮的晚明時代,本書嘗試從法律與治安的角度,以及前人較少利用的判牘及未盡善使用的話本小說史料,去探討十六至十七世紀中國的社會經濟情況。書中收錄的八個篇章於二○○六年至二○一五年的十年間寫成,多數發表於學術會議的論文集或較專門的期刊與專刊之中。是次結集更新了個別章節,也吸納了部分新研究成果,期待能為有關中晚明社會經濟變化的討論,提供較少為人注意的新角度與新材料,特別希望從法律與治安的切入點拋磚引玉,分享利用法律史料研探明清中國社會的潛力與趣味。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譚家齊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士、哲學碩士。在太古獎學金資助下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後加入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現職助理教授。專攻近世中國法制、社會經濟及海洋史。獲香港研究資助局支持,主持研究計畫「折獄安民:晚明(1550-1645)判牘所反映的東南沿海社會秩序管理經驗」及「從法律視角重新審視明清易代(1619-1740)之政制、社會與經濟變遷」。二○一四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頒發「傑出青年學者」獎項。主要著作有Justice in Print: Discovering Prefectural Judges and their Judicial Consistency in Late-Ming Casebooks(Brill,待刊)。為推廣歷史新知,近年在「香港電臺」主持「歷史係咁話」及「香港歷史系列」等多個電視及電臺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