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史概論

點閱:682

作者:陳鴻瑜著

出版年:2020

出版社:國立空中大學

出版地:新北市

集叢名:人文學系叢書

格式:PDF,JPG

頁數:372

ISBN:9789869856614

分類:歷史  

附註:2024年1月初版3刷

東南亞是一個多元種族和文化的地區,呈現複雜而具有地方特色的融合文化面貌。從文獻史學的角度來看,早在西元前第6 世紀即有印度文獻記載印度人沿著海岸線向東航行到黃金半島的地區,大概在下緬甸到泰南半島之間。印度人及其宗教、文化、文字和生活習慣相繼傳入東南亞地區,至今東南亞的文化面貌深受印度影響。
 
隨著印度和中國之間貿易關係的開展,更多航路沿岸的族群也集中在該航路沿線上的港口地區。港口地區變成人口和商品聚集的商埠,其鄰近地區也接著被新移進的人群開發成為都會地區。從中國早期文獻之記載可知。那些從西元初期前往中國朝貢的國家,大都屬於港市國家型態。東南亞的古代大王朝,無論是室利佛逝、馬六甲、萬丹、新柯沙里、滿者伯夷或馬塔蘭等王朝,都是重視海洋貿易的國家。由於海洋貿易而將東南亞特有的香料賣到西歐國家,卻在十六世紀引來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等國覬覦香料貿易的利益,而使得印尼群島因生產香料而遭來殺戮之禍,是印尼群島人民料想不到的災難。
 
歷經三百多年的殖民剝削統治,東南亞人民才在二戰後以鮮血換來獨立。儘管泰國沒有落入殖民統治厄運,仍遭逢法國和英國入占其領土。泰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壓對邊,取得戰勝國之地位,才遏阻英、法的吞食,否則亦難逃英、法之魔掌。

作者介紹
陳鴻瑜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國家法學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 全書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