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史

點閱:1

作者:高明士著

出版年:2004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國立臺灣大學通識課程教學參考資料叢書:6

格式:JPG

ISBN:9789570180084

分類:教育  

附註:2006年1月初版2刷

內容簡介

傳統中國的教育活動,可包括官學、帝王學、私學三大類,此屬狹而廣的教育定義。官學是教育政策實施之地,理論上是該時代教育活動的代表,但實際上則以私學教育為盛。在制度上,教育與考試是有別的,因此,有關考試或科舉制度,不在本書討論範圍。一部中國教育史,可說是由「學」到「廟學」的演變過程。這是中國,或者說東亞傳統教育的一大特色。歷來有關這一類教育史著作,幾乎忽略學校園地中的「廟」制及其教育意義。由「學」到「廟學」的演變,固然有被政治利用的一面,但是在當時專制政體之下,則有其不得不的苦衷。從另一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時,此一歷史演變的重點,其實也試圖從專制政體下爭取教育自主發展的可能性,在傳統時代,無可否認,這是兩難的事。只是從教育自主發展的實質表現來考量時,即使在今日,恐怕也不盡如意。本書試由教育史發展的觀點,提醒讀者,爭取教育自主發展,本是歷史的使命,傳統與現代並未脫鉤,在追求全球化之今日,實有必要隨時回顧。

  • 引言(第 1 週)
  • 第一講 導論:傳統中國教育的發展與特質(第 2 、3 週)
  • 第二講 教學理論與教學方法(第 4-6 週)
  • 第三講 從「 學 」到「 廟學 」的教育(第7 、8 週)
  • 第四講 帝王學(第 9 週)
  • 第五講 私學(第 10 週)
  • 第六講「 廟學 」教育制度的普遍化(第 11 週)
  • 第七講 書院的「廟學」化(第 12 週)
  • 第八講 傳統教育與治統的關係(第 13 、14 週)
  • 第九講 廟學制的崩潰與近代學制的建立(第 15 、16 週)
  • 第十講 台灣教育史的回顧與展望(第 17、18 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