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倫鑒識起源的學術史考察(魏晉以前)
點閱:1並列題名:The origins of ren-lun-jian-shi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其他題名:人倫鑒識起源的學術史考察魏晉以前
作者:王仁祥著
出版年:2008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發行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文史叢刊:136
格式:JPG
頁數:432
分類:歷史  
內容簡介
「人倫鑒識」興起於後漢晚期,大盛於魏晉之間。其大體可有兩種涵意,一為「性格鑒別」(Character Appraisal),一為「才性分類」(Taxonomy of Human Nature)。前者意近「鑒識」,後者意近「人倫」。這是以現代語言對人倫鑒識一詞的界定,事實上在中國古代的場合中,這兩者的意義常是彼此交融互補,無法做確切的分割。人倫鑒識一詞,在漢末以前未見,但先秦兩漢的文獻資料中,卻已有許多關於人物品評分類的記載,可見得類似的活動早已存在,並持續受到歷代學者的關注。本文的目的,即在搜羅自先秦以來的相關史料,分析各學派對人物分類與品評的的說法,以歷史上的實例為參照,嘗試建構其理論體系,並從時代的演進中探索其流變的過程,以勾勒出「擬人倫鑒識之學」或「前人倫鑒識之學」的樣貌,再與漢晉間真正的人倫鑒識之學接軌,藉以描繪出此門學問在歷史上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