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境與希望:論當代哲學與文化

點閱:37

其他題名:論當代哲學與文化

作者:勞思光著;劉國英編

出版年:2003

出版社: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地:香港

集叢名:思光學術新著:2

格式:PDF,JPG

頁數:254

ISBN:9789629960919

分類:哲學  

本書選錄的十五篇文章,皆為勞思光先生於一九八三年至二零零二年間撰寫的哲學論文或學術演講講詞,代表了勞先生最近二十年間重要思考成果的一部份。收錄文章中,部份從未刊行,另一部份則只在流通量有限的刊物上發表。貫串於這一系列文章之中的有兩大主題。其一是如何使中國哲學成為活的哲學;亦即:在從事中國哲學研究之際,如何使之能在當代世界哲學的背景下,有助於解決當前世界的文化危機,而非僅是作為一種純歷史研究的對象?其二是對當代世界哲學危機和當前世界文化危機的客觀認識,這是從事前一項工作所必備的先決條件。
 
文集中的兩篇長文:〈中國哲學研究之檢討及建議〉及〈遠景與虛境──論中國現代化問題與後現代思潮〉,內容涵蓋了上述兩大主題,是全書的核心。而收於書末的〈旨趣與希望〉一文,既回顧了勞先生畢生用學之歷程,亦提出了他認為走出當前哲學與文化困境的希望所在,為全書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本書可說是理解勞思光先生近年思想的鑰匙。

勞思光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及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哲學學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人、台灣清華大學、師範大學及國立政治大學客座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二零零零至零一年度訪問教授,現任華梵大學講座教授及東吳大學客座教授,並為二零零二年台灣行政院文化獎得獎人。已刊行著作包括《中國哲學史》三卷四冊、「思光學術論著新編」十三卷、「思光少作集」七卷、《解咒與立法》、《中國文化路向問題的新檢討》、《思辯錄》、《思光詩選》等約三十餘種。
 
劉國英,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法國巴黎大學索爾邦學院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及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著作包括《永久和平的倡議者——康德作品選讀》;亦為勞思光先生的「思光學術論著新編」十三卷的主編之一,在該系列中編有《思想方法五講新編》、《中國之路向新編》、《自由、民主與文化創生》、《哲學問題源流論》(合編)、《家國天下——思光時論文選》(合編)及《存在主義哲學新編》(合編)等書。

  • 總序
  • 自序
  • 一 中國哲學研究之檢討及建議
  • 二 「中國哲學」與「哲學在中國」
  • 三 哲學思想與教育
  • 四 試論當代反儒學思潮:理據與功能的雙重檢討
  • 五 哲學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 六 中國現代思潮之流變與評估
  • 七 關於批判思潮與建設意識
  • 八 關於術數的反省
  • 九 困境與希望
  • 十 帛書資料與黃老研究
  • 十一 論儒學在中國現代化運動中之正反作用
  • 十二 中國哲學的回顧與展望
  • 十三 自由與責任
  • 十四 遠景與虛境:論中國現代化問題與後現代思潮
  • 十五 旨趣與希望
  • 編者跋
  • 文章出處一覽表
  • 中外辭彙對照表
  • 中外人名及書名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