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星洲日報副總編曾毓林在推薦序文中寫道:好書值得一讀再讀,《從大麗花到蘭花》亦如是。只是裕全這本書我是不忍細讀,也不忍再讀。每一讀,那會牽扯出我們心底深處那根最脆弱的感情弦,因為我們很清楚──對家裡的高堂,我們不只做得少,也有很多愧疚處。如果裕全尚且要歉疚,我們更加無地自容。
這是一系列讓我們悔恨交加的文章。當“久病床前無孝子”或“為了自己的理想、事業而不得不留下父母在家鄉”時,裕全告訴了我們──並非無孝子,而是孩子的用情仍不夠深。
內容簡介
星洲日報副總編曾毓林在推薦序文中寫道:好書值得一讀再讀,《從大麗花到蘭花》亦如是。只是裕全這本書我是不忍細讀,也不忍再讀。每一讀,那會牽扯出我們心底深處那根最脆弱的感情弦,因為我們很清楚──對家裡的高堂,我們不只做得少,也有很多愧疚處。如果裕全尚且要歉疚,我們更加無地自容。
這是一系列讓我們悔恨交加的文章。當“久病床前無孝子”或“為了自己的理想、事業而不得不留下父母在家鄉”時,裕全告訴了我們──並非無孝子,而是孩子的用情仍不夠深。